当前位置:主页 > 东北在线 > 新闻 > 正文

芦文俊:让中医走向复兴,亟需一套“组合拳”

来源:互联网 2019-08-19 15:47:23 东北在线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上千年来,其早已形成了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发展规律,在世界医学领域,中医药学已经成为唯一能和西医比肩的第二大医学体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码,社会上也掀起了一股复兴中医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了解中医、感悟中医。中医如何传承、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进行下沉医疗、如何更好地在社会上发挥出中医简、便、廉、验的优势以及中医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否应该“废医存药”等问题,也不再只是中医行业内的讨论焦点。

日前,我们就这些关乎中医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和中国“芦氏中医”传承人、芦氏五行正阳针灸疗法创始人、北京扶阳正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芦文俊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北京扶阳正阳医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芦文俊

【谈中医药传承】中医思维是中医的根本,疗效是中医的生命力

如今,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医是业界的一大难题。为了帮助中医传承,国家从政策层面承认了中医“师承制”的传统,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那么请问,作为芦氏中医的传人,您是如何看待这一政策的?

芦文俊: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师承教育是千百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我们“芦氏中医”的主要传承方式就是师承制。芦本姓姜,芦姓从起源来看有两支,一支源自于姜子牙,姜子牙被周武王封地为“芦”,产生的“芦姓”。再有一脉便是源自于扁鹊,秦越人扁鹊,号为“芦医”。后来扁鹊这一脉又分出来两支,一支是针灸派,扶阳派。另一支则是火神派,以中药为主。我们“芦氏中医”就是扶阳派的传人,祖上卢忠为清廷御医。

2018年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实施《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简化合并了很多考核,缩短了以往需要经过10年才能获得的合法行医资格的考核周期,应该说的确回应了社会上长久以来呼吁的解放中医政策,放开民间中医的诉求。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该政策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伪中医”铺就了一条“发财致富”的道路。他们一面高举着国家政策的“大旗”,一面大肆招揽学生,一个学生的“拜师费”就高达数万元以上。更有甚者则直接开班招生。市面上各种中医师承培训班,考试班如火如荼,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天价的培训费,考试费,数不胜数。师资是源,学生是流,源不清,则流必浊。

我希望未来国家能不断完善中医师承制教育体系,让“师承制”能真正为中医的有效传承而服务。

2014年国医大师唐祖宣收芦文俊为关门弟子

说起中医传承,一般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方式,二是内容。在方式上,许多中医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但在内容上,他们却都有着一致的观点,那就是中医的核心和灵魂必须传承下去。那么请问,在您看来,中医所要传承下去的核心和灵魂究竟是什么?在现代,人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医的内涵?

芦文俊:中医的核心和灵魂,应该是中医的思维方式和疗效。可以说,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中医的根本,疗效则是中医的生命力。

中医学是世界上唯一有着5000年连续历史的,独立于西方医学的医学体系。其至今存在的原因之一是它植根于中华文化,其中贯穿的是以《易》学思想为基本格局的“象”思维模式。以“象”为认识基本层面的思维,强调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去认识事物现象本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点认为世间万物生长于自然环境之中,无不受到其影响,各种生物的生老病死莫不与其相关,人类与自然同样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中医学通过观察机体的总体状况,不孤立地看待疾病本身,在“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动态的寻找疾病的规律,以对“证”下药。此外,在中医的认识里,人体、社会和自然是三个运动中的循环系统,而在这三个循环系统中又分别由“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具体物质主导平衡。当这三个运动系统“阴阳”平衡时,则人的身体健康,是为“中”;一旦三者的“阴阳”平衡发生紊乱,则人体就会产生疾病,此时,则是“不中”。中医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介入方式调节“阴阳”,使得这三大运动系统重新“平衡”。这时,人体的疾病自然也就随之痊愈了。整体观、辨证施治、平衡“阴阳”……这些根植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思维模式,是中医传承的根本和核心,亦是中医的“灵魂”。

中医重视临床,将疗效视之为其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代人要想从根本上了解中医内涵,则应该以传统的中华哲学经典为切入点,从根本上理解中医理论体系,不能人云亦云、泛泛而谈。

芦文俊院长与国医大师唐祖宣合影

为了更好地传承芦氏中医,您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未来,您将如何传承“芦氏中医”?

芦文俊:和很多民间中医相似,“芦氏中医”在传承的过程中也有很多宝贵的中医药技法失传了,目前在我手中的,是一本《玉龙针》针法和其中附带的十二大“秘方”。多年来,我刻苦钻研,自学书中内容,参照中外历代名医的“笔记”和传承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医书,独创出了“芦氏五行正阳针灸疗法”。人无阳气而不生。一个人的生命支撑点就是阳气 ,而人的阳气来自于人体在接受大自然的光度亮度后产生的一种新的生命物质。中医讲阴阳五行,因此玉龙更准确地说应该叫扶阳。所谓扶阳,就是把阳气扶起来,并将其摆正,利用五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关系,通过扶阳、正阳等多种疗法,打通人体的四络五经、七经八脉后,使人体的阳气补上来。简而言之,正阳针灸疗法就是把人体的阳气补足,从而实现平衡和治病的功效。此疗法取穴少而精,效果快且明显。目前我这个针法不只是针对疼痛,像一些胆结石、心梗,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我现在的孩子还小,等他们长大了,有了孩子了,我会在孙子辈中找一位“有慧根”的孩子将我这一身医术传承于他,就像当年我爷爷传给我一样。但这并不能保证这些东西不会流失。我希望如果有一天,国家的整体环境变得很好,中医能够得到很大的安全保障,我会把这些东西无偿地捐献给国家,因为我不想这些东西失传了。

【谈下沉市场】“长尾地带”将是中医复兴的中心

在中医界,曾有专家指出,中医要想更好地复兴,只有传承还不够,中医更加需要的是让“英雄有用武之地”,所以应该顺应市场需求,积极走进中国广阔的医疗市场,您是否认同这个观点?为什么?

芦文俊:我十分认同这个观点。近几日来,我注意到有报道称北上广深四座城市的总面积仅仅占据全国的0.33%,即便将4个一线城市和杭州、南京、青岛等15个“新一线”城市的面积加总,占全国的比重也不到3%。这便意味着,超过全国面积97%的土地上,有着极大的医疗市场空间和市场需求。且在近些年来,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三四线城市”居民不仅变得越来越“富有”,而且对于消费的需求并不弱于那些“头部人群”。特别是在健康医疗领域,这些地区的消费需求已经近乎要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一二线城市”。

中医走进这些更广阔的医疗市场,确乎时机已到。

芦文俊院长与患者交流互动

中国是一个医疗资源相对紧张且分配不均衡的国度,据统计,目前国内的许多三甲医院及优质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头部中心城市”,而在广大的内陆及西部边陲地区等“长尾地带”则少有优质的医疗资源分布。就该市场而言,您认为相较于西方现代医学,传统中医的优势是什么?

芦文俊:相较于西方现代医学,传统中医的优势就在于“简便廉验”。这些“长尾地带”的居民人口基数庞大,中医简单快捷的检查方式更能适应这一人群的需求,西方现代医学虽然较为精准,但其繁杂的检查方式在这些地区往往会显得“捉襟见肘”。此外,据我了解,这些人群虽然经济实力及消费能力近两年来都有着明显地提高,但其仍属于价格敏感的人群,药品及医疗的廉价与否始终是其选择医疗方式的关键原因之一,而在这方面,中医药显然有着天然的优势。从社会属性上分析,“长尾地带”的居民有着传统的“熟人社会”的意识,中医的“验”更能适应他们的社会属性。

【谈中医药创新】拥抱高新技术,包容开放发展

与以往的自然环境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早期粗犷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令许多地区的土地环境发生了改变,虽然近两年国家对自然环境保护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恢复良好的土地自然环境仍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这也影响了中药材的自然生长情况。那么您认为,面对这一发展变化,中医药的使用应该如何做出对应的改变或创新呢?

芦文俊院长在办公室

芦文俊:诚如所言,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天然的中草药已经变得十分罕见,而在这些保留不多的天然中草药之中,也有很多失去了原有的药效。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缺陷,社会上的一些传统中医进行了“创新”,改良药方配比,用其他的药物来补充那些失去药效的药物,“大处方”的概念也就由此诞生。实际上,中药和“五行”是有关联的,因为很多原有的处方药失去了疗效,“五行”没办法补全,所以会添加一些补“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中药,这也是中医药的使用在目前所做出的一些改变吧。

关于中医药的创新,您是如何看待的?近些年来,您在医疗技术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芦文俊:传承和创新其实并不是一对矛盾的存在,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谈不到传承。中医告诉我这个世界是一个辨证的存在,传承和创新就是这样一对儿相爱相杀的矛盾。中医上的创新一定要借鉴现代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这些国家先进的提纯技术,即把中药“浓缩”的技术。高效用低成本,这才是未来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趋势。而且还要学会中西医药物的合理搭配。中西药不仅可以搭配,而且能搭配出非常好的效果。有很多中药提纯成本高,比如说淫羊藿皂甙,现在该药物的提取物一公斤需两万多元人民币,而在西医的合成只要二十元人民币一公斤,在药效一样的情况下,节省了很多成本。我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很成功的技术突破了。包括治疗胃病、心脏血管疾病甚至高血压方面都有突破。

此外,我还不断的创新,研究了很多自己的方解。因为过去很多古老的方子由于现在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土壤污染等问题的发生已经没办法再用了,有些中草药甚至已经失传了。而我的这些方子大部分都融入了“食疗”,一小部分是单独拿出来形成“成药”的。

中医药是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中医思维与西医技术有序结合就是未来医学的方向,将中医药原创思维加现代科技就可以得出原创成果,中医临床高级别的循证评价结果和中药质量是行业短板和技术瓶颈,也是未来中医药传承创新重要的发力点。拥抱高新技术,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发展中医药才是未来中医药发展的大势所在。

近些年来,中药材的“安全性”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这和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力度不足也是有关系的,在加大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普及中医药文化方面,您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呢?

芦文俊:去年,公司的部署是发展全国的连锁经商,主要是将产品“商品化”。针对目前大城市人的一些通病,让中医药在市场上能发挥出最大的疗效。并且和中医药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联合开展中药“安全化”的一些项目。由于目前国土污染严重,一些中药从产生之初就含有很难根除的“毒素”并且把药物本身的疗效降低了。目前我们找了几家比较大的药品投资商,和天津,长白山等地的中医药企业合作,开采野生、天然的药材。

此外,我还和广州的中医流派基地会同国家中药管理局举办了一些主要针对学生和学生家长,普及中医药一些最基本简单常识的活动。普及一些真正的保健养生知识。

【谈中医药发展趋势】“废医存药”断不可取,中医复兴亟需一套“组合拳”

近些年来在中医界,有越来越多的中医人呼吁政府不能走日本“废医存药”的老路子。对此,您是怎么认为的?为什么?

芦文俊: 如今,每提及中医药现代化,人们总喜欢拿日本的“汉方”来比较。诚然,在国际市场中,日本的“汉方”占了很大比重,作为中医药发源地的中国仅仅占了不足5%,但日本几乎没有什么对中医药的原创贡献,只是进行了有效的整理和包装。仔细研究日本的“汉方”之路,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条“废医存药”之路,即废除中医,仅存中药。

回顾我国近年来的中医药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也在走“汉方“之路。利用现代科学手段弄清楚中药的有效成份,分离、提取后进行产业化生产,以期与国际接轨,得到美国FDA的认可,进入世界主流医药市场。但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行为,我以为切切不可。

这种采用西药理化方法,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按照西医生理病理原则和临床药理指标运用于临床的思路,已经脱离了中医理论的指导,所研究开发的“现代中药”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药,而只是天然药物或者西药而已,它不仅不能为中医临床提供药物支持,更不能为中医药学术发展做出贡献。这条“废医存药”之路将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兴旺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传统中医药引向“不归路”。事实上,日本汉方医药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也深刻地证明了“废医存药”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

您是如何看待在中医里“医”与“药”之间的关系的?您认为在未来,中医如何才能避免走上一条“废医存药”的不归路?

芦文俊:中、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在西医药体系中,医是医,药是药,西医大夫仅仅是西药的使用者。而在中医药体系中,既学医又学药,医药是不分家的,但凡合格的中医师,必然会临床亲自制药,必然能辨别药的好坏优劣,甚至能亲自采药制药,许多成方名药都是中医师临床实践的总结。我国中医药有系统而完整的理论,有浩瀚的文献,遣方用药都有规律可循。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医”与“药”实际上是“皮”与“毛”之间的关系。古语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避免中国走上一条“废医存药”的不归之路,就需要政府、社会和中医从业者共同探索出一套“组合拳”。实际上,不仅是避免中国走上“废医存药”的老路,要想中国的中药文化真正走向复兴,也亟需一套组合拳。

首先是国家。能否出台一些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政策。比如能否由国家出面,在全国各省各市,每年举办名中医大赛,从中选择出一些真正优秀的中医大夫来管理某一地区的中医。在具体操作上,政府提供患者,由自认为有“一技之长”的中医在比赛现场当场诊治,只要能够真正地在大赛中给病人看好病,那么政府就给你发“专长资格证书”,这就叫“学术有专精”,把人才都给挖掘出来了。通过这种大赛的形式层层筛选,遴选出一些真正的中医,这部分中医就叫做“国医大师”,无论年龄,无论性别,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其次是社会。社会应该给予中医更多的包容度和信任度,一些社会上的中医机构,应该树立自己信心,加大对中药文化的宣传力度,以期形成当人们生病时,先看中医后看西医,甚至不看西医只看中医的社会气氛。

最后是中医从业者。古语有云:德不近佛而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也曾指出,医者第一是要“精”,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让中医避免走上“废医存药”之路,进而走上复兴,绝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政府,也要让每一位中医从业人员甚至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从心底真正关注中医、了解中医、感悟中医。

(正文已结束)

(责任编辑:晁凯)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相关评论:芦文俊:让中医走向复兴,亟需一套“组合拳”
    其它网友:Sam| 绝情△
    评论:今天情人节出去玩,卖花的小姑娘拉着我:“大哥哥,买花吧,一看就知道你是花心的人”……

    猫扑网友:她有我保护
    评论:白天睡觉觉,晚上打闹闹,有事死翘翘。

    腾讯网友:m/m  没心没肺°
    评论:谁说我胖我跟谁急,我不就是有点肿么。

    凤凰网友:寻找爱 Looking
    评论:职场三定律:要么狠 要么忍 要么滚;成功三要素:一是坚持,二是不要脸,三是坚持不要脸

    本网网友: ≈   波点
    评论:吃得苦中苦,才能开路虎;少年不努力,只能开夏利

    网易网友:暖心 Vicious▽
    评论:别以为遇见我就是你旳缘,也可能是你旳坎。

    百度网友:我的就是你的
    评论:出门顶个避雷针,从此装B再也不怕遭雷劈!

    天猫网友:情是无所不为
    评论:何为女流氓?答曰:思想上的女流氓。生活上的好姑娘。外形上的柔情少女。心理上的变形金刚……

    天涯网友:㎜  旧梦失词
    评论:每次听到有人在吆喝回收废品我就想到把你卖了。

    淘宝网友:从这里开始★
    评论:终于知道为什么军训要左右转动了,因为这样晒得均匀。

TAG展示